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

《游泳池(沒水)》導演/陳煜典(Duke)採訪


林煜雯/訪問、撰稿


因人而異的「刺點」

  《游泳池(沒水)》這個劇本被歸類為直面戲劇(In-yer-face Theatre),直面戲劇的文本直接赤裸地把故事寫出,例如「然後她的身體在水泥地中央扭曲著然後有碎裂聲有壓碎聲……」面對已經完整建構出畫面的劇本,導演很難再加入自己的詮釋。選擇高難度的劇本,導演是否有甚麼特別想法想要藉由這個劇本跟觀眾分享?

  導演Duke:「我最感興趣的是,觀眾在走出劇場給出直觀的判斷之外,有沒有一點點屬於觀眾自己『私人的參與』,又或拗口一點──詮釋。如果有,這個作品就可以被帶走一些。

 

  這回答讓我想到他說研究劇本時看了羅蘭巴特《明室》,當中提出的「刺點」,最後這個名詞成為他分析劇本的方法。刺點是看完照片後會想起的部分,讓人感覺芒刺在背。人會被什麼「刺」到?是一個人遺忘但沒消失的部分。我想導演Duke想要讓這齣戲直接去碰觸觀眾那部分,並不是他給了什麼才讓觀眾印象深刻,而是戲跟觀眾呼應了什麼使觀眾主動記得這齣戲。

 

如何在沒水的泳池中遊玩?

  導演說當時會考慮這個本,第一是被節奏緊湊、出乎意料的劇情吸引;再來劇中朋友的傷殘,竟轉化成眾人藝術創作的養分,讓他想到藝術創作的過程。

  在提到劇本的難度,Duke也說《游泳池(沒水)》是一個非常清楚的故事,但是「如果能在這樣架構清楚的劇本中,找到一個位置坐下來,試著擠出一點話,最後發現這些話不是擠出來的」那麼,這可能就是他最後想以此劇本作畢製的原因。

 

  問到如何發展這個劇本,導演說他先把全劇本分為36個段落,然後分別寫下每個段落的各種敘述。接著與演員工作時,在沒有詮釋對錯的判斷下,依據36段落的主要地點,去發展演員身處各個場域的身體反應。有趣的是,演員所發展出來的身體、聲音細節是非常「個人」的。Duke說他丟出了一個地點的想像,觀察到起碼9種截然不同的反應,這是往後進入文本非常重要的養分。

  排練文本到中期,開始工作表演者於舞台上的「定位」──原劇本並沒有角色設定,所以台詞對話對象、語言節奏、視線焦點、狀態切換、物件,成為工作重點。導演Duke說重點不外是該如何「表態」?劇情和舞台上給觀眾的事該完整亦或留白?這是這齣戲發展的過程。

 

獻給沒有上場的演員

  編者看了給工作人員的整排場,覺得很有趣的是導演呈現了文字的咆哮、喧嘩,同時也讓觀眾可以在被文本帶著跑的同時,喘口氣去感受這個文本給的感覺。或許就如同的主修老師傅裕惠老師說的,他的導戲風格「不是把事情說清楚就好,他想將背後的感覺表達出來。」《游泳池(沒水)》給導演的感覺是什麼?台下的我們好像也感覺到了,只是說不上來。

  最後問導演Duke是不是有什麼特別想說的,又或者這整個畢業製作,有任何「刺點」嗎?他說:「有一名演員,因故不能參與這次的演出。如果這麼說是可以的,一切都是給他的。這句話突然令編者清晰了那個,在看戲時那個好像感覺到,卻無法說清楚的感覺是什麼

 
 
(游泳池(沒水) 排練照 / 黃勤芳 攝影)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